牛津字典大「灑冷」
16/04/2011 8 Comments
閱報得知在沙田新城巿廣場三期地下有一個名為「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 50週年展覽 – 穿梭古今經.典」展覽,把歷代的牛津字典展出,當然要去看一下。
來到後第一時間走去字典展櫃:
上圖最右是第一版的「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辭典」,1970年出版,曾在同事的枱頭見過。下圖最右是 1986 年第四版。
姐姐升中時書單指定要買牛津的 Advanced Learners,那時應是第三版 (深藍色封面)。由於不是買硬皮版,加上揭得多和不當地揭頁,字典早已「甩皮甩骨」,現在不知葬身何處。出於補償心理,出來工作後便買了一本平裝版回家。多年前第一次往廣州書城時,戰利品就是一本簡體版的牛津字典,放在公司。回想起來,一切都彷彿很遙遠,那時沒有網上字典,公司電腦還未能上網,字典機 (快譯通/好易通/文曲星等) 又非常昂貴,買不起。現在,牛津的雙解 Advanced Learners 原來已出到第七版。
還有一本會考時必買的 Practical English Usage。之前說過,我用的是 ELBS 版。
另一邊放的是英解版的牛津字典。最左綠色封面的是 1963 第二版 (第一版只影到小許 orz ),旁邊是 1974 年第三版。上年已出到第八版 (最右):
看完字典專櫃後,便看牛津出版社的其他古典展品,如聖經和公禱書等。下圖是出版於 1611 年的英皇詹姆斯欽定本聖經:
(1611 年時,中國還是明朝萬曆三十九年,崇禎剛剛出生。)
這是中文活字印刷的字粒 (1850 年):
這是牛津英語大詞典印板 (1919 年) :
放大圖:
很「沉重」的知識!
場內還有其他牛津出版社出版的課本和中文書,因我沒用過,並沒有細看。
這個展覽很能反映不同年紀參觀者的興趣,年長些 (如我) 會看字典和古典書,小學生就愛玩 touch-screen 屏板電腦,四、五歲的小孩子則圍著姐姐聽故事。
展覽詳情:
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50周年展覽:穿梭古今經‧典
日期:4月14日 至 5月2日
時間:12:00pm-10:00pm
地點:沙田新城市廣場3期1樓天幕長廊
網址:http://www.oupchina.com.hk/50thanniversary/chi/exhibition.asp
"紀錄香港的大有人在"<---冇錯,的確大有人在,雖然你只係其中一份子,但如果個個都咁諗,咁咪冇人幫助紀錄香港嘅歷史?所以,你都咪睇少自己嘅功勞.
謝謝。 我連未沉的目標也未有,看著想完成的事和喜愛的東西逐個逐個幻滅一點也不好受。 紀錄香港的大有人在,只是以 blog 或討論區形式的不多,很難搜尋到,由公眾提供的資訊都好像給某個社交平台壟斷。 文中應該有連結。
希望啦,好考驗未呢幾年係點施政法。 我都要由右面走去左面先拍到部分,唔熟邊一面開門。
尾二那段很大感觸?或許平帆本身有仍未實現的目標,抒發鬱在心裡感受,人也會舒服一些。這個回應其實不是給平帆現在看的,他日心情放鬆一點時才看也未遲。 「一事無成」其實是一個一般人不易達到的境界,縱然有些事想完成卻不似預期,但另有一些其他事在我們眼中微不足道,實可有其意義。最簡單你的攝行系列,分享了香港部份景點、建築的歷史,相片也是一份圖像檔案(特別是你有時會做前後變化對比),記錄舊香港風貌有你出過的一分力,他日很多成果也是隨不同人點點滴滴的付出積累而成,有時不是有人問你借照片做展覽乎?說不定日後也會續有類似經歷,找你幫幫手啊﹗ BTW,我的確不記得你那篇網誌何時寫,會不會超出你正文提到的「十年期」,但我在網上搜尋南韓清川溪時搜到你的相關網誌,看你的資料時認識到「明渠花園」與「清川溪」應是是「兩個不相近的做法」,靠你那篇讓我知多了不少。
咁我又覺得未必,因為經過過上萬宗,o衣o家起碼五千宗以上至再收緊,因為o衣o家要急救經濟,要經濟活動正常. 係喎,我前晚咁樣飛過會展站,都冇諗過錄低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