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芳人衝勁十足
31/07/2022 8 Comments
是日走過新都會廣場,見到匯豐銀行有一張帶有強烈訊息的海報,原來是五月中時貼上去的:
吸引我視線的,是「葵芳人」三個字。以前的世代很少香港人會自稱自己是某地方人,就算是元朗原居民,也不會叫自己做元朗人 (因為裡面有很多不同字頭,一定要細分清楚) ,多數叫「我住元朗」,最多叫「元朗街坊」,自稱「元朗人」的多是新世代。然而偏偏不只一次,多年前已經聽過年紀比我還大的前街坊叫自己做「葵芳人」,但從未聽過「葵興人」或「葵盛人」。當然,其實還有細分來自第幾座的。以前屋邨的世界觀是很細小的,因為地方與地方之間有著時間或空間上的距離;但隨著交通網絡的進步,一切都改變了。
叫自己「X X人」就是一個身份認同的說法。
十九世紀滿清割讓香港給英國時,界限街以北的人不會叫自己做中國人,最多叫自己做「唐人」(相對於「洋人」),因為清帝國裡漢人就是漢人,滿人就是滿人,不可混淆。(自稱中國人或許是民國抄襲日本坂本龍馬船中八策中廢藩置縣改叫日本國來達到國土統一由天皇管理的目的)。屬於屋邨層次的,就叫自己某屋邨人就好了;屬於地區就某地區人好了,屬於特別行政區就某特別行政區人好了。對著氪星,我會自稱地球人;對著尼黑星,我會自稱地星人。「X X 人」的日常用法本來是一個相對概念,也是信念的表現,不必太認真看待。
說回上面的海報,據說是 HSBC 為香港人打氣刻意作做出來的。但看面書 HSBC 官方專頁,留言表情符號多數是嬲嬲,因為這間銀行回歸後的表現在回歸前相比實在相差太遠。其中在黃大仙區的說法是「黃大仙區有兩間分行,服務超過 40 萬街坊」,即時有人留言;「黃大仙幾時有匯豐銀行?市民要山長水遠行半個鐘去大有街(差唔多到鑽石山地鐵站)先有」、「正確啲嚟講,你樂富分行係為對面準買居屋市民服務; 你新蒲崗分行都係為隔籬工商客服務。」,見解一針見血。元朗區的說法是「唯一一間分行就喺大街,努力為 64 萬街坊服務!」,留言就是「仲好意思講一間分行serve 64萬人!」,令人捧腹。屯門那句打氣說話,看去十分「有骨」。這個正能量打氣海報,論關公程度直迫領匯「尋味時光」事件,但人氣當然和那時相差很遠。
(圖片來源:Lifenew HK 生活事務所)
行了十幾年,覺得本來無一物的地方突然多了東西,怪怪地。 機槍位如果有把槍無咗個人反而會令遊人有點驚喜,當然道德上是不對的。
亦有可能會升....
不管是真炮還是仿真炮,放在炮位都可較自然融入環境,但是假兵就好明顯是假,放在機槍位就顯得有點突兀,和實景有點格格不入。
不管是真炮還是仿真炮,炮位放炮都可融入環境,但是假兵好明顯一看就是假,放在機槍位和實景就顯得有些突兀。
啊,太多嘢累積了,唔記得真係唔出奇㗎. 哈哈,如果情況許可,反而我可能會影低價錢格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