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行石梨
05/05/2022 12 Comments
趁假期沒事可作來到石籬邨,看看即將在今年年尾清拆的兩座第六型徙置大廈,作個記錄。從此以後,第一至六型徙置大廈只剩下美荷樓,但作為居所 (中轉屋) 功能就從此走入歷史。
以往極少前往石籬區 (好像當時叫石梨貝?),因為位置不方便,所以對該處印象不算深;因緣際會,在 46X 仍繞經石梨時比較多前往流連,入邨更是少之又少 (總比從未進入過的舊石蔭邨好)。今次旅程目的地那角落,更是完全未到過。
先看看七十年代初石籬(石梨)俯瞰相片:
(相片來源:DigitalRepository@HKUL)
首先前往之前介紹過的石梨遊樂園。來到才發現原來是第一次進入那地帶,因之前總是沿著那條又長又高的樓梯,氣喘地直望著一所火柴盒小學 (當時已殺校的麗澤譚肇康記念小學, 後來作臨時校舍的葉漢小學) 上山。
現在的名字是石籬探奇遊樂場。
地下那層現貌。這裡現在是整個公園最值得「探奇」的地方。
樓梯上的山坡開幕時是髹上彩漆的,早在三十多年前因打通石排街,山坡被劈開。
中層公園現貌。以往這處是「錶帶」所在。
最高那層以往是沙池滑梯所在。
模型相片重溫:
接著前去第10座及第11座,和 2004 年前石籬天主教小學所在。沿石排街走中途經過安柱和保祿六世書院下方,記得當年會考在安柱考 oral ,所以曾在舊石籬邨近巴士站附近露天大排檔吃過午飯 (即約現時石籬商場) 。
在石梨街看第十一座:
在石梨街看第十、第十一座和石籬天主教小學 (石天) 新翼:
石天搬走後,新翼曾租給職工盟培訓中心,料不到舊校舍竟然比培訓中心還活得久。
徙置區獨有的字體,每次看都有親切感:
沒有人住的單位要落防風板?
由 10 座望 11 座。前方那些特色水泥園圃買少見少。
懷念以前稍稍抬頭便能望見天空的樓宇高度,夜晚回家一路前行,會覺得月亮跟著你走,想法有些浪漫吧。然而,現在的人都習慣低頭玩手機....
標準設計的變壓器房。
有些單位騎樓很近公共位置,把相機伸入單位便可看到裡面。
這是另一個單住。
最後留守的居民之一:
房署獨有生鐵渠蓋,現已很少見:
懷念這些標準房署字體:
前石天校舍另一面。
跳飛機跳出傲骨:
返回圍乪街,看看久違廿年的石籬商場 (前稱石籬(二)商場),和右面前稱石籬(一)商場分庭抗禮。
有種玩 scramble 的感覺。將來或會有 LOSAC 或 ASCIO 品牌。
接著來到前年年尾裝修完成的石籬街巿。留意 31B 用的是「石梨」舊名。
懷舊裝修:
美食廣場:
接著離開石籬邨,來看看重新出現在石籬的新戲院。隱約記得這處以前好像有間戲院,但最深印象還要數對上一間營業的金花戲院。
這間麥記曾有大型室內遊樂場。
對我來說區內最深印象的舊工廠,必數打磚坪街西南角四、五層樓高的香島印染廠;但十多年前它早已變身摩天住宅雍雅軒。打磚坪街另一角的恭誠工業大廈,屬這區第一代建築。
剛才的打磚坪街,在石籬商場旁的圍乪街和這條圳邊街,都用上舊葵涌地名,後兩者位置約是現今光輝圍,在舊傅屋村旁。(可參考舊文《行大運到上葵涌》)
近日加入了面書私人群組 我們都是石籬邨長大的“,舊居民都對即將拆捨的第 10 和 11 座依依不捨,還貼上大量新舊相片,有興趣者可申請加入。
行了十幾年,覺得本來無一物的地方突然多了東西,怪怪地。 機槍位如果有把槍無咗個人反而會令遊人有點驚喜,當然道德上是不對的。
亦有可能會升....
不管是真炮還是仿真炮,放在炮位都可較自然融入環境,但是假兵就好明顯是假,放在機槍位就顯得有點突兀,和實景有點格格不入。
不管是真炮還是仿真炮,炮位放炮都可融入環境,但是假兵好明顯一看就是假,放在機槍位和實景就顯得有些突兀。
啊,太多嘢累積了,唔記得真係唔出奇㗎. 哈哈,如果情況許可,反而我可能會影低價錢格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