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樂 – 屯門徑第一段至藍地水塘
05/04/2022 12 Comments
難得星期日天朗氣清,於是試走這條大熱路綫。
在屯門巿中心下車後,經杯渡路來到何福堂中心旁邊,由麥理浩徑第十段終點上山,來到山上再接屯門徑第一段前行,來到若夢園轉往上山,一直走至藍地水塘,再經往富泰邨離去。一開始上山就見到人山人海,不過多數遊人都是逆走 (其實我才是逆走 :P),由景峰花園開始何福堂結束旅程。
一開始麥徑第十段需要在平房之間穿插,極多分支路;幸好地上有清晰指示,所以不會走錯路。
約十五分鐘便可來到麥徑和屯門徑的連接處 (海拔 110m),很多人都在此小休待會繼續行程。
轉左走不遠便見到一個方形涼亭,可是附近的高樹把風景全部遮擋。正離去時,發現有個水池養著幾尾金魚。
接著需再走上 70 米,才來到較平緩的路徑。這裡有條往屯門徑第二段上山分岔路,可以前往發射站、虎地村和藍地水塘,也有不少人上山。我則選擇繼續前行。
這處景色十分開揚,可以望見整個屯門區。山下的樓宇變得像模型一樣。
大小磨刀洲、東涌東填海區、人工島、赤鱲角機場東面和鳳凰山的鳳峰和凰峰輪廓也可望得見。
機場第三跑道填海區、港珠澳大橋及大澳的虎山也能辨認。
回望杯渡路、屯門巿廣場和屯門工業區:
蔡意橋、大興花園及遠處的山景邨:
新墟一帶和仁愛堂:
黃色欄杆緊接著的彩虹欄杆,是這段山路的著名特色:
是日所見打卡人仕不多。由於此處向西,如果拍照時想背景夠光,要早起上來才拍得好。
一路前行,彩虹欄杆伸展得頗遠,直至到過河的木橋才停止。接著走不遠便到達晨運人仕興建的若夢園:
附近放了很多神像:
接著又到分叉路,繼續沿路前走會去到屯門徑第一段起段景峰花園(景峰徑),如果往上行,路標寫四十五分鐘後可到達藍地水塘。
走上 80 米樓梯後,來到山頂,兩邊風景變得開揚。例如,可以遠望良田坳 (可參考慧瑩的《遊良田坳》)
和圓頭山。下方是富泰邨,群樓中間天台對上往右轉的馬路,正是《打天下》女主角莊惠跑步的天橋位:
在亭子稍事休息後,再往前走一段可來到一個小平地,可以望到整個藍地、后海灣及天水圍:
天水圍城和右方的丫髻山、元朗工業邨:
接著開始下山,途中見到電塔電纜橫越虎峽谷,氣勢磅礡。在其中一個亭後方,可拍到目的地藍地水塘及藍地一帶的景色:
一直下山,接往屯門徑第二段後再走一會便見到虎地燒烤區,再向前轉右往富地路,前行直至掘頭路,轉往右面樓梯下行,一會便來到藍地水塘。好熱鬧!
和十年前相比,水壩兩邊加建了新欄杆。
水壩上望:
今次終於見到這個碑刻,即藍地水塘前稱「老虎坑水塘」的出處。以前在加路思想簿一篇遊記中見過但不知位置,原因是當時走回頭路,並沒往壩的下方走。
在石礦場出口轉左,經過一條橫過藍地水塘出水河道(老虎坑)馬路天橋進入虎地下村。這條橋看似平平無奇,卻有橋名「南安橋」,前身建於 1948 年,本是行人小橋,橫過流入屯門河的老虎坑 (隔壁洪水坑水塘的水則往北流向天水圍河),經多次重修才變成現在模樣,歷史全部記載在附近《南安橋沿革》石碑之中。
經過南安佛堂,再穿梭於虎地下村像迷宮一樣的小徑,終於找到路進入富泰邨離開,完成是日旅程。
行了十幾年,覺得本來無一物的地方突然多了東西,怪怪地。 機槍位如果有把槍無咗個人反而會令遊人有點驚喜,當然道德上是不對的。
亦有可能會升....
不管是真炮還是仿真炮,放在炮位都可較自然融入環境,但是假兵就好明顯是假,放在機槍位就顯得有點突兀,和實景有點格格不入。
不管是真炮還是仿真炮,炮位放炮都可融入環境,但是假兵好明顯一看就是假,放在機槍位和實景就顯得有些突兀。
啊,太多嘢累積了,唔記得真係唔出奇㗎. 哈哈,如果情況許可,反而我可能會影低價錢格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