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行粉嶺龍躍頭
19/01/2022 10 Comments
接上篇,遊過皇后山印度廟後,返回沙頭角公路,經新圍軍營旁一段無名字的馬路往新圍 (覲龍圍) 參觀。
新圍軍營迴旋處入口旁矗立一塊碑石,紀念 1967 年時由伊利沙伯女皇陛下第六廓爾克來福槍部第一營 (1st Battalion 6th Queen Elizabeth’s Own Gurkha Rifles)、愛丁堡公爵屬下第七廓爾克來福槍第一營(1st Battalion 7th Duke of Edinburgh’s Own Gurkha Rifles)、第六十九廓爾克獨立野隊 (69 Gurkha Independent Field Squadron) 及龍躍頭客村民以大埔理民府供應之材料,軍民合力建成這段馬路方便覲龍圍村民出入。
新圍軍營內望:
(P.S. 12/4/22 今日從面書「天行足跡」中見到考證,原來上圖空曠的軍營上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初曾是「狩獵場」,及後變成「軍地馬場」,直至三年零八個月後才被軍營吞併。從港大 Digital Repository 的資料得知,1924 年由 Pierce Grove 和 Toby Birkett 共同創立狩獵場 “Fanling Hunt / Fanling Drag”,1929 年加入賽馬 / 馬術項目並易名為 “Fanling Hunt & Race Club“,曾舉行過港督盃賽。港大連結內有大量相片可供參閱。香港地方志中心網頁也有專題文章《粉嶺有個軍地馬場?》介紹這處。(恕不提供連結) 。另外,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贊助、由李浩暉撰寫的文章《新界墟市:粉嶺聯和墟》亦有介紹這裡 (p.36 of PDF)
馬路旁邊已殺校的龍山學校,曾被用作投票站。
沿著馬路一直前行,見到軍營鐵絲網外就是一列列緊接的民居,和裡面空礦的營舍成為強烈對比。轉一個彎,便到了經修復後的鄧氏新圍,又稱覲龍圍。門口黃磚部份是未經修復前的城牆。
接著來到由南向北流的麻笏河,本來經橋 (NF179) 可以穿過馬屎埔村,但上年七月馬屎埔村被強迫收地後,連路亦關閉。
現在的相片,黃沙萬里:
前年拍攝的相片,黃沙位置是一片翠綠的蕉林:
牧羊人和羊群或許仍會在河道兩邊經過覓食。
前年收地前拍攝的拼貼照:
一切已經消失殆盡,就像曾經璀璨的香港一樣,非常可惜。
返回原路,沿龍躍頭文物徑逆走,經過不對外開放的的善述書室。話說覲龍圍內有一間「覲騰書室」,是一間兩層平房,現在看去像是住宅,或許以前外貌曾經像善述書室,不過後來重建 (1986 年 12月) 後再改變用途,只剩屋外四個大字。
沿麻笏河來到仍未開放的天光墟北區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水泥橋外,見到兩個石碑,小字跡模糊,應是河道改變前水泥橋附近位置的濟安橋。依稀見到建造年份是由「民國」計算,那即是約有 70 至 110 年歷史。
接著來到乾隆年間興建的麻笏圍門樓,門上紅砂石額刻有「欝葱」、寓意草木茂盛之地,可證該圍原稱「欝葱圍」。
或許先要介紹一下龍躍頭文物徑。龍躍頭鄧族於十四世紀由錦田移居至此,先後建立五圍六村、即老圍、東閣圍、永寧圍、麻笏圍及覲龍圍。六村即祠堂村(慈棠村)、麻笏村、永寧村、新屋村,小坑村及覲龍村。五圍的圍門仍在,但部份村落已經完全翻新,從民居中難見歷史面貌,但從部份公用設施 (如覲龍村的井泉和井神位),仍可窺見歷史痕跡。
再向前走,見到一些很土炮的廣告,不禁莞爾。
接著來到有六百年歷史的老圍,門樓曾經成為郵票封面:
圍內也有一個古井,若城門緊閉村民也有水可喝。
下一站是三進二院式松嶺鄧公祠,但來到卻不得其門而入,上一次來是可以進入的。
應是和屏山鄉事反對政府建過渡性房屋有關。(獨立媒體報導)
參觀過鄧公祠旁邊的天后廟後,再向旁邊「祠堂村」走去,見到「慈棠村公所」,估計慈棠村才是原本的名字。
接著來到東閣圍。
永寧村:
接著忘了去最後一圍 —— 永寧圍便離開,看 google map 樣子和上次去時差不多,那就用舊相吧。:P
據蘇萬興的解釋,「帶礪永寧」比喻長存。
上次來到這處,很擔心遠處剛落成的高樓會否重覆當時錦田菜園村的命運,威脅前方的農田。結果慘遭滅掉的是右方遠處的馬屎埔,而不是這裡。
接著來到另一著名景點「石廬」,遠遠打個卡便算。
最後一站是 1951 年建成的崇謙堂。葉漢良小時候也曾在這裡參與教會活動 (面書連結)。
崇謙堂附近是另一個古蹟「乾德門」。
最後越過麻笏河返回聯和墟完成今日旅程,過橋前見到 1928 年從謙橋重建石碑:
連結:
行了十幾年,覺得本來無一物的地方突然多了東西,怪怪地。 機槍位如果有把槍無咗個人反而會令遊人有點驚喜,當然道德上是不對的。
亦有可能會升....
不管是真炮還是仿真炮,放在炮位都可較自然融入環境,但是假兵就好明顯是假,放在機槍位就顯得有點突兀,和實景有點格格不入。
不管是真炮還是仿真炮,炮位放炮都可融入環境,但是假兵好明顯一看就是假,放在機槍位和實景就顯得有些突兀。
啊,太多嘢累積了,唔記得真係唔出奇㗎. 哈哈,如果情況許可,反而我可能會影低價錢格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