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美食
02/11/2019 8 Comments
台中著名美食介紹:
1. 曾經和最近再登陸香港的洪瑞珍三明治。
在中山路的洪瑞珍正宗招牌三明治是台中歷史最悠久的店舖 (台灣第一間店位處彰化)。初期店名因為沒有註冊,後來家族分拆,陸續出現很多同名商店。由於都是同一個師傅,據說每間三文治味道分別不大。
約六元多港幣一件。
買了原味試試。原來它用四層切邊麵包,一片一包。原味是兩層蛋漿加一層火腿加美乃滋 (蛋黃醬, 沒有糖漿的卡夫奇妙醬)。 味道很夾,麵包不乾,好吃。
2. 春水堂
春水堂就是 1983 年第一家發明珍珠奶茶的飲品店,後來由仙跡岩傳入香港。
本人不好珍珠奶茶,但一場來到也會試試。地面及地庫店內座無虛席,唯有買外賣。
接著介紹兩間著名的土鳳梨酥。
3. 微熱山丘
五年前到過贊善里的微熱山丘,今次到南投三合院總店看看。三合院沒甚麽看頭,但店外備有熱茶給途人免費享用,當然亦可進入店內嚐鳳梨酥和茶。商標裡的單車,真的在現實中出現。
香港版本和總店幾乎一樣,當然我較欣賞港版的瓦碗;總店好像用了紅茶,港版就用綠茶。
4. 日出鳳梨酥
據說日出集團的鳳梨酥,和微熱山丘可爭一日之長短。旅程中來到「宮原眼科」 (前身是日治時代眼科醫院,後被活化,仍採用舊名),是日出集團的手信旗艦店。
在霍格華滋裝潢的店內,在柱旁最底一格找到土鳳梨酥 (左) 和 17 號土鳳梨酥 (右)。
接著來個試食比併。
最左長方體是微熱山丘,日出則用上圓柱形。下圖中間是日出土鳳梨酥,右是 17 號土鳳梨酥。
試味結果是中間那款味道稍淡,酥皮較薄和軟腍;微熱山丘酥皮較厚和實,味道中庸之道。十七號又酸又甜,對比強烈,酥皮味道則和同款一樣。若吃時伴茶,應當是微熱山丘稍勝,若只是乾吃,十七號較好。根據包裝說明,顏色較暗啡的天然乾土鳯梨味道較甜,淺黃的則較酸。
日出禮盒包裝內附送明信片和信紙,除有久違的空郵黑白斜邊平行四邊形外,還有幾行文字介紹。後者令我想記八十年代尾至九十年代中台灣 CD 歌詞集中,除歌詞外也有段短文介紹每首歌、歌手或製作花絮,一邊播歌,一邊看歌詞文字很有感覺。絕大部份香港唱片公司卻不吃這一套,不少歌詞還印漏印錯,足見兩地對文字的重視程度。
5. 百力滋 (おでパケ CAMPAIGN, 2019 春季限定)
在 7-Eleven 見到安野モヨコ替百力滋畫的封面,很是喜歡。全套七款,可以掛在袋邊,亦可掃描盒內 QR Code 用手機做實景 AR,可惜因已過期,有關網頁站已停止操作。
(網上圖片)
除了右下角一款外,其餘都親眼見過了。
共買了兩款留念。
除了安野モヨコ外,另外還有插畫家リリー・フランキー 和 バカリズム 的作品,但個人就不太喜歡了。
(バカリズム 作畫)
平帆呢篇台灣飲食記,拆解咗我對洪瑞珍,點解好食到要空運嚟香港之迷.
珍珠奶茶始祖店出嘅好味嗎?
嚐當地著名小食,順便觀賞埋歷史建築,真係一樂也.
日出集團嘅鳳梨酥禮盒包裝真有心思.
百力滋漫畫公仔好靚,尤其是著藍白色和服.可以掛喺袋邊,係有諗頭,但會破壞咗個公仔.
如果要求證,可以去試吓本地製作的版本。
我不太喜歡像「奶水」的飲品,所以對它的印象頗一般,或者可以講我吃唔出有甚麽好味。
行色匆匆,又多遊客,拍了的相片很多都不滿意,所以沒貼出來。
是的,或許是向日本人學習的吧。
如果怕弄破,可以買兩盒,一盒掛袋用,一盒收藏。:)
洪瑞珍三文治聽過但未食過也未見過,所以之前我真係常常有一種「三文治可以點樣特別」的心態。看你的圖片及介紹,「兩層蛋漿」我的確覺得做法好新鮮,好彩大鄉里唔出城都可以看到你這篇增度見聞=P
香港現在也有得賣,可以試試,如果平的話。
珍珠奶茶始創者另一個講法是源於翰林茶館凃宗和,兩家曾打官司,結果打和:
https://www.hk01.com/%E9%96%8B%E7%BD%90/358683/%E7%8F%8D%E7%8F%A0%E5%A5%B6%E8%8C%B6-%E6%98%A5%E6%B0%B4%E5%A0%82vs%E7%BF%B0%E6%9E%97%E8%8C%B6%E9%A4%A8-%E8%AA%B0%E6%89%8D%E6%98%AF%E5%89%B5%E5%A7%8B%E4%BA%BA-%E6%B3%95%E5%BA%AD%E5%88%A4%E6%B1%BA%E7%B5%82%E6%96%BC%E5%87%BA%E7%88%90
長知識了。
打和真是最佳結果,人人都可以弄。誰得到專利,當一陣不再流行後,這種飲料就因後繼無人而在巿場消失。
外國可能熱潮退卻,接觸到的台灣人喜愛手搖飲料不喝不自在。別說六都,光是嘉義民雄火車站附近隨便逛一圈至少有三十多家飲料店。
原來這樣。若計算各種小型咖啡館,汽水等飲品在台灣應該不太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