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灣國殤墳場
28/12/2011 19 Comments
聽網台才發現七十年前的聖誕節,香港正值淪陷,故又稱「黑色聖誕」。當年負責保衛香港的軍人有來自本土的義勇軍,也有來自其他英聯邦國家如當時的印度、澳州、新加坡和加拿大。除了赤柱墳場外,早兩日才知柴灣的西灣國殤墳場,是另一個紀念這群為香港獻上性命的軍人。
由領匯的興華廣場過馬路後,沿連城道上山,右轉哥連臣角道,經過上鎖的哥連臣角軍人墳場後再前行,右面便是西灣國殤墳場,行程約十分鐘 (共行上約二十層樓高斜路)。在軍人墳場外,有一塊方形花崗石寫著 MODL (Ministry Of Defense Lot) 的軍部界石。由於部份路段沒有行人路,加上車多,要留心車輛。
↑ 哥連臣角軍人墳場 ↑
↑ 西灣國殤墳場 ↑
別以為附近是墳場會人迹罕至,沿途不時見到有人沿著馬路跑步,有些人在山上拜祭後在此下山,更有四條小巴線路經此處,的士也不少。若不想由山腳行上來可以考慮選乘小巴 (全部都由柴灣港鐵站開出)。
在馬路的另一端,是英聯邦國殤紀念墳場管理委員會的辦公室。在西灣墳場前的花圃,有一個時間囊,是 2005年加拿大總理馬丁來港時在此封存的。(香港政府新聞網)
墳場開放時間:
墳場入口近攝:
入口處的長亭上蓋用上斜頂木支架簷蓬,牆壁採用英國的波特蘭石灰石 (Portland Stone)。亭內牆上刻有殉難者名字碑石,還有一塊蝕字不鏽鋼牌,解釋香港保衛戰的經過和殉難者的統計。
殉難者家人的心意:
綠色線是日軍進攻路線,較上的一條紅線是英軍的醉酒灣防線 (東方馬奇諾防線),港島的紅線是東西旅防線。赤柱國殤紀念墳場也有一塊相同的鋼牌。
亭外有一塊長方的紀念碑,寫著 “THEIR NAME LIVETH FOR EVERMORE” (他們的名字活著,直到永遠),紀念 2071位在此戰役中不知葬身何處的士兵。
默哀一會後,繞過紀念碑來看長埋此處的英雄:
由下往上看:
佩劍十字架的造形和赤柱墳場的相同。
印象中,高處的墓碑是香港的義勇軍和英國官兵,接著是澳洲、荷蘭、新加坡、加拿大,最底十字架後是英屬印度兵,墓碑用上兩種印度文。最後一行有一戰和二戰時一眾穆斯林士兵和警察的紀念碑,因搬遷舊九龍三號回教墳場 (今培正中學對面窩打老道公主道夾著的地方) 時遺失了墓碑,故安放此處。
參考過網上資料,此墳場和外國其他墳場的格式十分一致。這處打理得井井有條,背後功臣是管理員張汝強爵士。這處有他上年榮獲 MBE 的報導:蘋果日報 (21-6-10) ;明報加東網 (21-6-10)。
親人的心意:
墓園外的樹影:
群鴉不時在頭上飛過:
香港義勇軍烈士:
墳前紫色小花 (臭金鳳):
躺在這處不全是外藉人仕,當中也有五位華人。無名氏的墓碑也不少:
當見到墓上寫著二十多三十歲的年青人,生於一戰,歿於二戰,短短的生命沒有活過一天太平日子,真是苦難的一代,不禁覺得悽然。
延伸閱讀:
- Commonwealth War Graves Commission – The War Cemeteries and Memorials in Hong Kong (留意柴灣未填海前墳場的相片)
- 維基百科:西灣國殤紀念墳場 ; 香港保衞戰
- 「負隅頑抗 - 加拿大部隊與香港保衛戰」
- 陳天權 – 文化旅遊網誌 :加軍與香港
- Government of Canada – Sai Wan Photo Gallery
- Veterans Affairs Canada – Photo Galleries :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Battle of Hong Kong
- CP24 – Japan apologizes to former prisoners of war(多年努力下,鐵杵終於磨成針)
咁,緣有好多種嘅...... :P
>佢只可以尷尬咁笑,唔通開火? 咁又係,當時係一個千載難逢可以發泄一下嘅機會,錯過咗就唔再有。 >嗰件家嫂真係白痴到一個點,好彩你當年冇同佢握手,否則驚佢嘅"智慧"傳染俾你. :p 儍儍地無咁多憂愁其實唔錯,但睇佢對付胡志偉嗰張經典相佢又好似唔係真係咁儍。
"點解只係想我加佢而唔加在座其他人,都係個謎。"<----緣.
我哋要返工嘅,係唔夠班老人家嚟. 冇錯,嗰年係2019年前,好似係區議會選舉,唔記得係拉定謝票,佢可以點?佢自可以尷尬咁笑,唔通開火? 嗰件家嫂真係白痴到一個點,好彩你當年冇同佢握手,否則驚佢嘅"智慧"傳染俾你. :p
班管理層仲有智慧嘅咩?唔係只識炒人外判縮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