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臟日 2011 講座
23/10/2011 6 Comments
今早經過科學館,有場心臟病 (冠心病) 醫學講座剛剛開始。本來沒有興趣兼已走開了,但忽然想起近來看過《氣的樂章》一書推介,書裡頭說心臟是一具非常有智慧的泵,能用不同頻率,把適當血液分配給 各種器官,故此中醫能靠”把脈”來偵察身體狀況云云。念乎此,當下回心轉意,步入場館,試從西醫角度了解一下這個器官的病。講座原來是『世界心臟日 2011』系列講座其中最後一場 (弄錯了,現更正 orz)。
入場時拿到的簡介,全部印有商業贊助,看來醫學會如果放寬賣廣告的規定,電視一定出現很多新藥廣告。
下面是講座部份撮要:
- 心絞痛痛得短,由天氣或壓力引發;心肌梗塞痛得長,無引發因素。
- 「脷底丸」 是用來紓緩心絞痛的藥,放在脷底就能發揮藥效,舒張血管。救護車常備「脷底水」。
- 「脷底丸」能保存一年。一但開封,卻只能保存四個星期,所以「因住因住」食並沒有用。
- 原來戒煙十年以後,才能切斷從前吸煙的後遺症。
- 通波仔有兩種支架:金屬支架和心藥水支架。用心藥水支架翻發機會較少。(以上高耀鈞醫生提供)
- 每人有三條冠心血管 (注:供血給心臟肌肉的血管) ,假如塞了其中一條,可以有兩種處理方法:1.搭橋手術 (40年歷史) 2.通波仔手術 (90年代後出現)。前者由外科醫生負責,後者由心臟科醫生負責。當病人入院,有時需要會診決定採用那種手術。想知什麼是外科,可參看星屑醫生幾年前的介紹。
- 常聽的「薄血藥」就是用來防止血液凝結,其中多用阿士匹靈或柏域斯®減少血小板凝聚,當中後者比前者少胃潰瘍的副作用。吃了「薄血藥」,傷口流血不易埋口。
- 冠心病可引致心律不整,但心律不整未必由冠心病引起。
- 癌症是頭號殺手,心臟病排第二。但現今醫學對癌症的治療已很先進,反而一但心臟出問題,返魂乏術的機會較大。因為心臟病沒病徵,要常做健康檢查。
- 大肚腩由皮下脂肪 (較無害) 和腹膜脂肪 (會傷害心臟) 組成。腹膜脂肪好像懂得「自我生存」,一旦形成後會令人不想做運動,但會吃更多東西來養肥它。
- 心臟病醫生多數很 fit,因為他們每日見到的病人都會提醒他要做運動。
- 很好的比喻:醫生就像補習老師,生活檢點 (如自己勤力溫習) 才是個人健康的關鍵。
- 搭橋就是在身體其他部份切一段血管,接通塞了血管的上下游來保持血管暢通;通波仔用微管先打碎血管內壁脂肪,再撐開一個網狀的東西來擴張血管。
- 97 前 (香港風光日子) 每年心臟病死亡人數約 5,500 人; 97 後約每年 7,000人。這數字間接證明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有助減少心臟病。
- 由壓力引發的心臟病比率高於家族遺傳!
- 家庭醫生當一個 gatekeeper 的角色,能協助醫學分流,對病人,公營和私營醫院都有好處。
- 醫生和病人也要講「夾」
- 有些病人會搬近相熟醫生的居處,方便隨時就醫。(所以跑馬地的樓有價有巿 [因近養和醫院] ) – 以上黃品立醫生提供
來聽講座的人,大半都是自己或親人有心臟病才來,故此 Q&A 問答環節比較精彩。
高醫生溫文爾雅,黃醫生說話很快,較風趣,熱愛做運動和是一個很有活力的人 (十一時睡五時起床後在寶雲道跑十公里才出席講座),一路聽一路感受到他的活力 (高能量)。回家搜尋黃醫生的資料,發現他的經歷並不普通,曾接受壹週刊「非常人語」的訪問。有這樣的經歷,難怪可以如此風趣和別樹一格。還有,他沒有懶音,咬 -ng 音非常清晰,是經過新城開咪的訓練?
好好保護你的心臟啊!
(免責聲明:本人並非醫生,此文章只供參考,讀者請自行判斷、參考進一步資料,有需要請詢問醫生)
延伸閱讀:
剛過去的星期日。
我同雷娃只係晏晝去過奧海城睇,你邊日去奧海城?
我十二時多已經去了香港站,恐怕碰不到呢。
我同雷娃都係噚日晏晝去過,我哋可能踫過面喎.
今日剛去了,還有香港站的展覽。:)